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

当前位置: 松浦机械网 >> 真空包装

从一个点子到一门生意为产品制造来生抗结剂

发布时间:2022-10-27 21:50:42

从一个点子到一门生意 为产品制造来生

再制造并不是当下可持续经济风潮下的产物,而是一门源自美国的拥有60年历史的传统生意。在这项生意中,再制造厂商会对旧的机械设备按照制造业的模式进行彻底拆解翻修,不同于一般维修的是,再制造产品拥有不逊于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。在一般人看来,这种“废品回收”业务在创造产品溢价方面必定不如生产新产品,但是工程机械制造巨头卡特彼勒公司,却从1970年代开始,就在“为客户带来最佳投资回报”的价值观指导下,成功地找到了再制造技术与其独有商业模式之间的契合点,不仅尽可能地将产品制造得坚固耐用,而且在产品设计之初,就把产品报废之后的回收生意也考虑在内。

卡特彼勒的这种思路,是对传统供应链所做的重大变革。传统的供应链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结构,而卡特彼勒却在原有供应链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品回收、检测和再处理的过程,创造了一个“闭环供应链”,通过完成产品的正向交付与逆向回收再制造,实现了对产品“全生命周期”的有效管理,不仅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,也为产业链各方都创造了共赢的价值。

从一个点子到一门生意

再制造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二战中的美国,最早被福特公司用于军用汽车发动机的维修。由于战时的资源紧张,各大汽车厂零部件供应严重短缺,于是,福特公司对一部分次品发动机以维修的方式进行重新制造,然后装配到新的汽车上。出人意料的是,由于质量控制得力,这些发动机的表现并不亚于新发动机。于是在二战结束后,“再制造”顺理成章地成为福特公司的一项新业务。

一台再制造的汽车发动机,成本仅相当于新产品的1/3左右。由于经济效益明显,几乎每一家知名的汽车制造商,包括大众、通用在内,都将再制造技术纳入其售后服务系统中。而随着理念的普及,再制造技术也开始逐渐渗透到工程机械、飞机和燃气动力系统等领域。

1973年,卡特彼勒开始涉足再制造领域。与许多无心插柳的创造一样,最初卡特彼勒的再制造只是为了解决一个内部维修管理中的问题:当卡特彼勒工厂里使用的一组发动机总成面临报废更换时,是制造一台新机器,还是缝缝补补又三年?

对于卡特彼勒来说,进行这个权衡并不难:哪一种成本更低,就选哪一种。生产发动机总成,很大的一部分成本在于需要开模铸件,这意味着新厂房和新设备的投资,然而,其实铸件本身是可以翻新的,真正需要更换的是上面的其他零部件。显然,造一台新机器不如对机器进行一次彻底的“大修”来得划算。于是,卡特彼勒将机器上的所有零部件拆下来,将主要铸件翻新,将一些不能用的小零部件替换掉,然后重新组装成一台发动机。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,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在欧美已经成为一项成熟产业,卡特彼勒拥有足够的技术能力,使经过“翻修”的机器无论在质量和性能上与新产品几乎都没有什么区别。

无论在生产线投资还是在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上,再制造都意味着巨大节省。与新产品的制造相比,平均有70%的原部件都可以被再制造再利用,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节省80%以上的电、水等能源消耗。很快,卡特彼勒发现这种模式其实不仅仅适用于发动机内部维修,也适用于自己的主营产品。那些印有CAT标志的笨重的挖掘机和燃气轮机,尽管以耐用著称,但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总有用坏的一天。有时候,仅仅更换一两个零部件已经不能解决问题,但客户又不希望这些花大价钱买回来的机器很快成为一堆废铁。如果这种问题与发动机内部维修管理中遇到的情况类似,为什么不能在它们身上也尝试“再制造”呢?

不久,卡特彼勒再制造出来的机器和零部件,除了在工厂内自己使用之外,也开始被卖给经销商和客户,甚至是其他的生产制造商。再制造产品与同类新产品相比,平均价格只有后者的30%-40%。

产业化的支撑

尽管再制造业务创造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都显而易见,但是这门生意要真正产业化,仍然需要众多的条件支撑。

首先要面对的是消费者观念的问题。由于再制造是以废旧产品为基础生产出来的,因此消费者会习惯性地对其安全和质量抱有顾虑。为此,包括卡特彼勒在内的制造商们建立了严格的ISO和QS9000认证,以他们拥有的雄厚技术实力,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。在再制造产品的推广过程中,美国政府对市场的管制方式起到了关键作用,由于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成功经验,他们很早就作出了“再制造产品完全被视为新品”的法律认定,对再制造企业不制定特殊的资质要求。在这种背景下,已经在行业中拥有一定声誉和庞大客户群的卡特彼勒,顺利地在再制造市场迈出了第一步。

第二个需要解决的是规模化的问题:单个零部件的再制造,仅仅等同于定制,本身并不具备盈利的可行性;只有在足够的产品回收量支撑下,再制造才可能通过规模降低成本。卡特彼勒再制造的成败很大程度上由此决定。只有客户将用过的产品返还给经销商,同时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核心部件,卡特彼勒才有能力进行再制造的规模生产。在一个新市场建立再制造体系的过程中,卡特彼勒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:由于没有足够的核心旧件,有时候必须从国外进口,而这大大增加了成本,使再制造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。

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,卡特彼勒同一型号的产品分布的地理跨度可能非常广,也许其中一台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中,另一台则在中国三峡库区的山脉中,回收绝非易事。为此,卡特彼勒必须发动整个供应链条,并辅助以全球化的物流体系,建立一套成熟的“交换系统”。

在建立这套系统的过程中,卡特彼勒独特的分销与物流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。与另一家工程机械巨头日本小松和大部分工程机械制造商不同,卡特彼勒在遍布200多个国家的业务覆盖中采用的都是独家分销制度。分销商以买断的方式进行经销,同时相对独立地提供融资租赁、维修等售后服务,并从中获利。由于再制造所依靠的售后服务本身就是经销商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,并不是为卡特彼勒提供的额外服务,因此经销商在回收零部件上并不缺乏动力,需要的只是信息集成和物流转运。

承担接下来工作的是卡特彼勒的另外一个部门——卡特彼勒物流。卡特彼勒的物流体系与其独特的分销系统是相辅相成的。独家分销使代理商拥有更高的忠诚度和更个性化的服务能力,但放权过大,并不利于保证全球的卡特彼勒客户享有统一的服务标准,在这种情况下,由卡特彼勒直接控制的物流体系应运而生。目前,通过设在全世界范围的25个零部件中心和一套电子库存控制系统,卡特彼勒能够保证全球任何地方的客户在48小时之内享受到售后服务。

由于物流公司本来就承担了与分销商之间的售后工作,这就降低了加载再制造“交换系统”的难度。在原理上,仅仅需要在原有电子库存控制系统的基础上,加上一个新的分类,在原有的零部件中心里,开辟一块专门的再制造回收分拨区域就可以操作了。

不过,尽管这套回收机制在理论上看似顺畅,但卡特彼勒在未来仍然面临这方面的挑战。由于卡特彼勒的物流系统是在过去的85年中逐步建立起来的,其能力在各地的分布并不均匀。直到1987年,卡特彼勒才成立了独立运营的物流公司,着手建立全球统一的物流体系。在这种基础上建立一套再制造系统,如同在一辆奔跑的汽车上进行维修作业,不仅难度巨大,也变数四伏。

投资于“共赢”

在公司85年的历史中,卡特彼勒已经成功地使客户意识到,一部挖掘机不仅是服务于某个工程项目的临时工具,由于其超长的使用年限,它也是一部赚钱机器。“为客户带来最佳的投资回报”是卡特彼勒的核心价值观之一,卡特彼勒借此强调自己卖的不是产品,而是投资。再制造业务的出现,成为这个价值观的进一步延续:当一部挖掘机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,仍能够通过再制造给客户带来额外的价值,这种超出客户预期的服务,正是彰显卡特彼勒产品溢价的最好支撑。

卡特彼勒将再制造业务纳入核心商业模式,集中体现在以“全生命周期”的视角开发产品。卡特彼勒对产品价值的评估,在传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的研发、制造、分销、回收等环节的基础上,增加了产品寿命结束后的再制造环节。在对新产品进行最初设计时,设计人员就会研究每一个系统,从液压、结构件、履带一直到发动机,在设计每个关键结构件的时候都要考虑到,如何使其在正常的使用寿命结束后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再制造环节。

这种独特的设计思路,体现了卡特彼勒对客户需求的深度认知。购买一台价格不菲的CAT机器,对于很多客户来说是一种投资。机器最初的售价,只是客户衡量其整体价值的部分因素。他们同时会考虑使用成本,即机器平时的养护、维修等费用;还有持有成本,即有一天客户不想要了,想要把它卖出去,能够得到的二手价格。同时,决定一台机器价格的还有它的工作能力,即在持有期间能够创造多少价值。

在一个理性的市场中,客户选择购入资产时,考虑的是涉及以上方面整体成本最低的方案。而卡特彼勒在其商业模式中所采用的技术支持、分销、物流、融资租赁、二手设备交易和再制造等所有手段,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产品的溢价。其中,再制造是卡特彼勒在行业中最早提出、亦最具特色的价值开发手段之一,卡特彼勒的工程机械产品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通常高于同类产品,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。正是客户对于溢价的认可,使卡特彼勒的再制造模式获得了内发性的推动力。

除了为客户创造价值,在构建再制造产业链的过程中,实现与分销商的双赢亦是一个关键环节。卡特彼勒的销售全部依赖经销商,同时,再制造所需旧产品和核心部件的回收,也必须通过经销商完成。因此在产业链中,经销商的话语权举足轻重。再制造要成为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,一定要保证经销商有利可图。

与中国国内工程机械品牌大多数靠新产品销售赚钱的经销商不同,卡特彼勒的经销商有更大的积极性经营零部件业务。这是因为,在卡特彼勒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中,有很多盈利被放在了售后环节,卖零部件比卖机器的利润空间更大,而“再制造”的零部件很便宜,更换又相对频繁,因此对经销商来说更有利可图。在这一点上,卡特彼勒经销商的盈利模式和汽车4S店非常相似。

此外,由于价格不菲,很多产品单机超过100万美元,因此卡特彼勒的机械多以融资租赁方式进行销售。在这种模式下,那些没有足够财力或者不愿意为短期使用全额付款的购买者,往往通过中间的融资租赁公司,以分期偿还贷款的方式使用卡特彼勒的产品。如果一台机器的寿命被延长,就意味着卡特彼勒和它的经销商可以通过融资租赁公司,以较低的成本继续获取租赁收益。

由于价值链的三方都有动力参与其中,卡特彼勒的再制造从创立之后不断发展,至今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。2004年是卡特彼勒再制造里程碑式的一年,在接连完成了对再制造业内三家公司的收购之后,卡特彼勒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再制造商之一,拥有雇员2500人。再制造也成为这家跨国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。

行业消息漯河私家救护车转运今日价格一览表

行业消息芜湖市汉姆TX10今日价格一览表

新闻资讯深圳长途救护车电话号码今日资讯一览表2022已更新

今日推荐救护车出来一趟多少钱出租救护车2022已更新

新闻推荐鹰潭市储罐机械清洗怎么联系今日行情一览表

友情链接